重庆自7月底开展水上健身运动影响通航安全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以来,相关执法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执法便民举措,使市民充分认识到在通航水域开展水上运动存在的安全风险,了解避开船舶盲区、保障船舶通航安全的重要性,从而增强自我保护能力,用精准施策筑牢水上安全屏障。
\n邀水上运动爱好者随船观察
\n市交通执法总队港航海事支队联合磁器口水上派出所、渝碚路街道,邀请9名游泳、桨板等水上运动参与者组成“随船观察员”队伍。他们与执法人员一同在嘉陵江重点水域开展巡航巡查,以船员的视角亲身体验航道环境的复杂性,辨识侵入航道的危险性,并积极分享和宣传相关安全风险与安全意识,成为安全理念的传播者。
\n针对游泳等水上运动,支队购置了一批游泳浮囊。在走进游泳协会开展宣传,以及在重点水域进行宣传劝导时,向未携带救生装具的游泳爱好者赠送浮囊,并提醒他们注意相关安全事项。
\n在前期摸排的水上运动高频热点区域基础上,该支队结合典型事故案例等数据、嘉陵江中心城区航段船舶通航频次、固定航线船舶航行规律等信息,梳理出高风险水域清单和船舶高频通行示意图。同时,整合水上运动安全注意事项、相关法律法规,制作成图文并茂的《安全告知宣传册》,向水上运动参与者进行宣传和教育引导。
\n在涉水活动高频热点区域及易下水点位的明显位置,悬挂警示标语5条,告诫水上运动参与者共同维护水上交通安全。
\n专项行动开展以来,该支队已对360余人次进行了法治宣传,警示劝离150余人、摩托艇32艘次,对3起影响通航安全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。港航海事支队将持续依法劝导、查处影响通航安全的行为,积极引导水上健身运动健康发展。同时,呼吁广大水上健身运动爱好者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共同维护自身安全与水上交通运输秩序。
\n“巡航+驻守”确保航行安全
\n持续高温炙烤下,长江江津段水域成为市民消暑健身的热门选择,摩托艇、皮划艇、桨板等水上活动数量激增。然而,无序活动带来的船舶通航风险也随之攀升。为守护“黄金水道”通航安全,重庆江津海事处根据上级部署,联合多部门开展水上健身运动影响通航安全集中专项整治。
\n“航道不是游乐场,摩托艇违规穿行可能引发船艇碰撞事故!”在江津区德感街道办事处会议室,一场专题座谈会正围绕水上安全治理展开。重庆江津海事处执法人员与街道工作人员围坐一桌,将近期收集的水上活动干扰通航案例摆上台面,针对摩托艇下河通道驻守、健身人群劝导等核心议题逐条研讨,达成协同治理共识,最终敲定“物理隔离+智能监控”的治理方案,建立起“海事巡查+街道劝导+社区宣传”的常态化联动机制。
\n整治行动中,重庆江津海事处联合德感街道、长江公安派出所及江津区交通执法支队展开联合执法。执法人员现场开展宣传警示与秩序维护,对摩托艇驾驶员进行教育劝导,向驾驶员出示事故案例视频,面对面讲解《重庆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》相关条款,明确指出其在航道违规穿行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。经过耐心劝导,现场摩托艇全部主动上岸撤离。
\n“请注意!米邦沱水域有桨板活动,请过往船舶减速瞭望!”海巡艇的通讯设备里传出执法人员的提示声。重庆江津海事处将执法力量向晴好天气的周末傍晚、夜间倾斜,每天派出海巡艇在船舶进出码头水域、桥区水域、人群集中的岸边等高危区域开展“巡航+驻守”。一方面,利用通讯设备持续提醒过往船舶加强瞭望、谨慎避让,确保航行安全;另一方面,通过手提扩音器等设备,向水上健身群众宣传安全知识、讲解自救技能并引导群众选择正规场所,合法、合规、合理开展“亲水活动”,有效提升公众安全意识。
\n此外,重庆江津海事处监控分中心值班人员还利用无人机巡查、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等方式关注江面动态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所在大队,点对点安全提示相关过往船舶。
\n为深化整治效果,江津海事处组织水上运动人员代表召开安全管理座谈会,解读《重庆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》等相关法律法规,分析辖区水域环境风险,包括水流特点、暗礁分布、航标布设等,明确水上健身运动需要关注的安全重点,强调合规、安全活动的重要性,杜绝扰乱航道秩序等违规行为。
\n重庆法治报记者 舒楚寒 叶会娟 通讯员 张恒硕
\n原标题:引导市民合法合规安全耍水 我市扎实开展水上健身运动影响通航安全行为专项整治行动
佳成网-佳成网官网-专业股票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网站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