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天!这是菲律宾那艘破军舰断粮的最新纪录。
与此同时,16艘配备重机枪的中国海警快艇正围着仁爱礁转圈,直-8直升机在天上盘旋,这架势,明摆着就是不准你轻举妄动。
菲律宾上将布劳纳威胁"开火自卫"。那么问题来了:菲律宾这份底气,到底从何而来?
作者-水
95天断粮VS重机枪巡航
画面得从8月21日清晨说起。
凌晨5点半,仁爱礁附近的海面突然不太平了。两艘菲律宾橡皮艇像疯了一样,径直冲向正在例行巡逻的中国海警艇。
这个动作有多危险?想象一下,你开着小摩托车去撞大货车,基本就是这个概念。但菲律宾人就是这么干的,而且还是蓄谋已久的那种。
中国海警的反应也是够专业的。
没有冲动,没有激动。
就是冷静地发出警告,要求对方停止挑衅。但菲律宾那两艘小艇显然不准备听话,继续在海警艇周围打转转。
这种行为,说好听点叫"碰瓷",说难听点就是在玩火。更要命的是,那艘锈迹斑斑的"马德雷山号"登陆舰,已经95天没有得到补给了。
95天是个什么概念?
普通人断食3天就受不了,这些菲律宾士兵硬是在破船上熬了95天。据说现在靠捕鱼维生,连淡水都成了奢侈品。
但中国这边的态度更加明确了。16艘海警快艇配备重机枪,24小时不间断巡航。空中还有直-8直升机和旋戈式无人机提供支援,形成了海空一体化的监控网络。
更关键的是,中国海警还开始进行水炮射击演习。这个信号就很明确了:我们有实力,也有决心,就看你怎么选。
面对这种高压态势,菲律宾方面开始慌了。
外交部、国防部密集发声,想要重新启动那份临时运补协议。说白了,就是想让中国网开一面,允许他们继续给破船送补给。
但这次中国的态度很坚决:原则问题,没得商量。
25年"善意"被耗尽,中国为何不再心慈手软?
要理解中国这次为什么动真格,得从1999年说起。
那一年,菲律宾玩了一出"技术故障"的戏码。声称他们的"马德雷山号"登陆舰在仁爱礁附近出现技术问题,需要暂时"搁浅"。
中国当时基于人道主义考虑,同意了。
结果这一"暂时"就是25年。
更让人愤怒的是,菲律宾不仅没有按承诺拖走这艘破船,反而想方设法要把它永久化。小马科斯上台后,态度更加嚣张,公然拒绝拖走,还想对破船进行加固改造。
这就是典型的"给你脸你不要脸"。
中国的善意,被菲律宾当成了软弱。
前些年,中菲之间确实有过一份临时协议。协议规定,出于人道主义考虑,中方允许菲方向破船运送食物和水,但严禁运送建筑材料。
结果菲律宾怎么做的?
表面上运食物,暗地里夹带水泥、钢材、木板。这种"挂羊头卖狗肉"的做法,彻底突破了中国的底线。
你说说,这种行为还能叫人道主义补给吗?
分明就是想通过"切香肠"的方式,一点点把非法占据变成既成事实。更可恶的是,菲律宾还振振有词,仿佛中国才是那个"不讲理"的。
中国的耐心是有限度的。
25年的善意,换来的是变本加厉的挑衅。从国际法角度看,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组成部分,这在历史上有清晰记载。
菲律宾的行为,本质上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。
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第60条明确规定,人工设施不享有领土主权地位。菲律宾以"搁浅"为名强占他国领土,这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。
更重要的是,中国的克制不能被无限消费。
"克制不等于退让,善意绝不是可以被肆意利用的弱点。"这句话说得特别到位。国际关系中,善意需要有原则,底线必须要坚守。
所以今年5月20日以后的补给中断,根本原因是菲方的违约行为,而不是中方"强硬"。
说白了,是你先不守规矩,怪得了别人翻脸吗?
菲律宾哪来的胆子叫板中国?
菲律宾敢这么嚣张,背后肯定有人撑腰。
答案很明显:美国。
近几个月来,菲律宾与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日本、印度等国展开了多轮联合巡航演习。连美国海军陆战队都被拉了进来,这架势看起来确实挺唬人。
菲律宾的如意算盘打得很精:我有这么多盟友,中国应该会忌惮吧?
但现实往往很骨感。
这些所谓的"盟友",真到关键时刻能靠得住吗?别忘了,国际政治的铁律就是利益至上。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日本,这些国家参与演习的核心都是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。
为了菲律宾跟中国真刀真枪地干?想多了。
就拿美国来说,现在正忙着处理俄乌冲突,中东局势也是一团糟。哪有那么多精力在南海跟中国硬碰硬?
更关键的是,菲律宾这次的行为在法理上站不住脚。
从《联合国宪章》到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》,菲律宾的所谓"主权主张"完全没有国际法依据。国际海洋法专家早就指出,菲律宾的"坐滩"行为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原则。
在这种情况下,哪个国家愿意为了一个理亏的菲律宾去得罪中国?
所以菲律宾上将布劳纳的那句"开火威胁",听起来很硬气,实际上更像是做给国内民众和美国看的政治表演。
为什么这么说?
因为在南海这种灰色地带的博弈中,大概率不会出现直接的武力致死冲突。更多的是水炮对射、船只碰撞、补给受阻这种"擦边球"式对抗。
菲律宾的"死人红线"很难被触发,所以这个威胁基本上是虚的。
真正让菲律宾头疼的,是选择越来越少了。
现在摆在菲律宾面前的路只有三条:要么接受现实,维持最低限度的人道补给;要么继续冒险试探,碰壁后再退回原点;要么寄希望于外部力量介入。
但第三条路的代价,菲律宾很可能承受不起。
国际关系专家分析得很透彻:美国在背后推动菲律宾挑衅,意图是将南海问题国际化。但当事情真的闹大了,美国会第一个抽身而退。
到那时候,菲律宾就真的孤立无援了。
中国这步棋下得有多精妙?
中国这次的应对,真的是教科书级别的战略艺术。
首先,时机选择得特别精准。
为什么是现在?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在这个节点动手?原因很简单:菲律宾的违约行为已经到了不得不管的程度,国际形势也相对有利。
其次,手段运用得恰到好处。
既不是突然的军事行动,也不是空洞的外交抗议,而是渐进式施压。从允许人道补给,到严格审查,再到高压管控,每一步都有理有据。
这种"温水煮青蛙"的策略,比激烈冲突更有效。
菲律宾现在就像那只青蛙,感受到水温在上升,但又不至于立刻跳出来。等反应过来的时候,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。
第三,国际法依据运用得炉火纯青。
中国始终强调自己是在维护国际法,是在行使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。这种道德制高点,让其他国家很难公开反对。
就连一些西方媒体都承认,从法理角度看,中国的立场更站得住脚。
第四,战略定力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面对菲律宾的各种挑衅和威胁,中国始终保持冷静。不急不躁,不卑不亢。这种大国风范,本身就是一种震慑。
有理:国际法支撑,历史依据清晰。有利:时机合适,实力对比悬殊。有节:措施得当,进退有度。
现在的局面,就是让菲律宾陷入了真正的进退两难。
进,法理上说不通,实力上打不过。退,面子上过不去,国内政治上也有压力。
最要命的是,时间在中国这一边。菲律宾越是拖延,处境越是被动。那艘破船上的士兵,现在每天都在承受巨大的生存压力。
军事专家预测,中方将继续加强仁爱礁的管控力度。
这种压力会一直持续下去,直到菲律宾做出明智的选择。而这个选择的结果,不仅会影响南海格局,更会为其他海洋争端树立范例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仁爱礁的博弈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。
结语
说到底,仁爱礁这场博弈就是一个道理的较量。中国的战略定力不是软弱,恰恰是大国智慧的体现。
25年的耐心已经足够长了。菲律宾与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真不如早点醒悟。毕竟,挑战中国的底线,从来都不是明智的选择。
这场南海博弈的最终结局会如何?你觉得菲律宾还能撑多久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。
佳成网-佳成网官网-专业股票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网站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